黑龙滩,作为仁寿人民战天斗地的丰碑,见证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史。上世纪七十年代,数十万仁寿儿女肩挑背扛,凭借着 “敢想敢干、苦干实干、创新创造” 的精神,历经多年艰辛,修建起了被誉为 “川西第一海” 的黑龙滩水库,彻底改变了仁寿县干旱缺水的面貌。这种精神,深深烙印在仁寿人民的心中,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学校精心打造了红色匠心党建文化阵地,通过设立黑龙滩精神展示区、党建成果展览室、党员活动室等,将黑龙滩精神以图文并茂、实物展示等形式全方位呈现出来。在校园的主干道、教学楼、实训楼等场所,随处可见黑龙滩精神的宣传标语和文化墙,让师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。每一个走进校园的人,都仿佛置身于一部生动的党史教育和地方文化教育教材之中,时刻感受着黑龙滩精神的强大力量。党委书记领衔,成立以黑龙滩精神为引领的仁心领航.职教先锋工作室。
学校以黑龙滩精神为主题,深入开展各类红色教育活动。定期组织党员教师和学生前往黑龙滩水库大坝、黑龙滩精神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,邀请当年参与黑龙滩建设的老党员、老干部走进校园,为师生们讲述那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。同时,将黑龙滩精神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,通过课堂教学、主题班会、演讲比赛、征文活动等多种形式,引导师生深刻理解黑龙滩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,坚定理想信念,传承红色基因。
在职业教育中,“匠心” 是核心素养之一。学校将黑龙滩精神中的 “创新创造” 与 “匠心” 培育紧密结合,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勇于创新教学方法、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。通过开展教学能力大赛、技能竞赛、教学成果奖评选等活动,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,打造了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、创新型的教师队伍。在学生培养方面,注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实践能力。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技能大赛、创新创业项目,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技能,在创新中提升能力。近年来,学校学生在省市级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,多人次在创新创业项目中获得立项和表彰,充分展现了红色匠心党建文化品牌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。
上一篇:没有了!
下一篇:没有了!